
> 一葉知春 | 2025年有機白毫銀針即 | 2025-04-02 |
> 品質自信,榮譽加冕!張天福有機茶再獲 | 2024-12-07 |
> 一年一歲一典藏!張天福·「十二生肖 | 2024-12-03 |
> 天地開泰,舉國同慶!慶祝中華人民共和 | 2024-09-30 |
新聞中心
【緬懷】傳奇人生——茶界泰斗張天福的人生傳奇
作者: 發表于--2019-06-04

茶界泰斗張天福
仙逝兩周年
張天福,一個茶界傳奇的名字;
一個茶業偉大的符號!
茶界泰斗,后世楷模!
張老一生為茶,于茶壽之年逝去,功德圓滿!
張老對茶界的貢獻無可取代,
更為我們留下了太多寶貴的財富!
作為張天福事業的傳承者,
張天福有機白茶,
初心不改,
不負眾望,
熱心公益,
堅守品質,
將秉承張老的茶學思想,
堅守張老的有機茶夢想。
將張老的囑托銘記于心,
把對張老的無限敬意,
用不懈努力來表達,
實現張老讓國人喝到好茶的心愿,
為茶業發展創造新的輝煌!

張天福(1910-2017)
著名茶學家張天福先生,
于2017年6月4日在福州辭世,
享年108歲。
張老1910年8月18日生于上海,
是中國杰出的茶學家與教育家。
張老經歷了一百年來的國事與茶事,
見證了這個國家從支離破碎到崛起復興。
他希望一片葉子可以實現自己的實業救國理想,
他引入科技,開創茶葉教育,
把茶所承載的家國之夢,
從20世紀帶到21世紀。
幾乎在每一個年代,
他都知道國人需要什么以及需要什么樣的茶。
他設計、創造了中國第一臺手推揉茶機,
把中國茶業從農業時代帶到半機械時代,
有效提升了國茶的生產效率。
他又率先引進日本萎調機、揉捻機、解塊機、干燥機等
全套制造紅茶的機械設備,
自此,中國茶業邁入機械制茶時代。
古稀之年,
他提出“儉、清、和、靜”的國茶精神,
為茶文化的興起注入動力。
期頤之際,
他依舊醉心于茶葉,
親手種植有機茶園。
他熱愛這片土地,熱愛茶葉。
作為后輩,我們崇敬他,
更把這份事業
視為己之福,茶之福。
他在茶香中辭世,飛升仙境。
108歲,他早就是傳奇。


張老和他發明的機器
?張老長期從事茶葉教育、生產和科研工作。
?他創辦福建省第一所茶校和第一個茶業改良場。
?他設計、創造中國第一臺手推揉茶機,結束了中國茶農千百年來用腳揉茶的歷史。
?他率先引進日本萎調機、揉捻機、解塊機、干燥機等全套制造紅茶的機械設備,讓制茶業從人工制茶過渡到機械制茶。
?他在培養茶葉專業人才以及茶文化的倡導方面做出卓越貢獻。

一代宗師、茶界泰斗張天福,在天堂繼續他的茶意人生!

張天福把“儉、清、和、靜”四字茶禮升華到為人處世之道,這也是中國民族數千年來高尚道德傳統的繼承與發展,尤其在今天更顯得珍貴。
他的一生就是一部愛國、興茶的史詩!
棄醫從農,志在茶
1928年,中學畢業后的張天福面臨人生的關鍵選擇。作為名醫世家的獨子,父母希望他能夠繼承祖業,成為一名醫生。但他想到祖國農業落后,又看到家鄉福建特產——茶葉的沒落,就決心報考農業學校。張天福于1929年先在福建協和大學修完一年的基礎課程,后于1930年轉入南京金陵大學農學院,1932年獲農學學士學位。
1932年,他收到福建協和大學聘書,邀請他回鄉籌辦“農學院”,并委任他為院屬農業試驗場場長。1934年,張天福獲得協和大學的資助赴日本、臺灣考察茶業。1935年他又被派往臺灣考察茶業。

生命由茶組成,人生為茶
1935年8月,張天福到福安縣創辦福建第一所省立茶校——福安農業職業學校和第一個茶葉改良場——福安茶葉改良場,任校長兼場長,創茶業科教合一的先河。
1940年,張天福抵達崇安縣籌建福建示范茶廠。福安茶葉改良場于1938年8月內遷到崇安縣(1989年改為武夷山市),也于1940年并入中國茶葉總公司與福建省政府合資創建的福建示范茶廠,仍由張天福任廠長,為當時創產、制、銷、科研、組織茶農信貸等業務,乃全國最大規模的茶廠。
1941年,由張天福創制的中國人自己設計、制造的第一臺揉茶機問世,命名為“9·18揉茶機”,結束了中國茶農千百年來用腳揉茶的歷史,大大提升了茶葉生產效率。
1949年,張天福被福建省實業廳任命為崇安茶廠廠長。隨后1950年調入福建省茶葉公司。在福建省茶葉公司工作3年后,調到福建省農業廳任職。
1956年,張天福發表《福建省白茶調查報告》。
1957年,全國農業大專院校教科書采用《福建省白茶調查報告》,作為茶葉專業主要參考書籍。
建國之初,百廢待興,急需抓緊生產滿足供給之時,他推廣茶樹短枝扦插法無性繁殖技術,創制綠茶三鍋連續殺青機。超前意識到環境和水土保持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,提出了構建體系的“梯層茶園表土回填條墾法”。文革期間下放勞動,對茶矢志不渝。


評茶
90年代以來,張天福主持了轟動茶界的4次大型茶王賽事,即1996年廣州茶王賽、1997年上海茶王賽、1998年北京茶王賽和1999年香港茶王賽。從鄉鎮的茶王賽到北京釣魚臺國賓館的茶王賽,張老成為茶業界公認的評審大師。
2008年,在他的倡導下,福建張天福茶葉發展基金會成立,旨在弘揚張天福茶學創新精神。
基金會成立以來,先后獎勵在茶葉領域做出特殊貢獻的科技人員、資助茶葉教育與科技創新研究。
為了讓更多的人喝到真正的放心茶,張天福百歲生日時曾許下心愿:“我今生最大的夢想就是讓國人喝到真正有機茶!”
△2013年5月29日,當時104歲高齡的張天福制定有機茶園的開墾技術措施
為了茶事業,張老傾其所有,捐贈的財物價值超過300萬元,包括張天福茶葉發展基金會啟動資金、書畫墨寶、房產等。
風雨滄桑近百年,在張天福超然曠達的外表里,跳動著一顆為茶奔騰不息的赤誠之心。
108歲,他用一生的壽數寫完一個圓滿的“茶”字,中華人雅稱的“茶壽”。

張老為茶文化所做的貢獻將被歷史銘記。我們接過張老的接力棒,做好茶文化的傳承人,守護每一杯好茶。
致敬張老,讓我們永遠緬懷這位一生都在為中華茶業無私奉獻的老人!